追求合作共贏
Win win for you and me售前售中售後完整的服務體(ti) 係
誠信經營質量保障價格合理服務完善開譜儀(yi) 器凍幹專(zhuan) 家羅春博士專(zhuan) 門研究凍幹工藝,現推出“羅博講凍幹"專(zhuan) 欄,不定期連載,以饗讀者,歡迎交流探討。
今天是本專(zhuan) 欄的第一篇。
1背景
凍幹過程是一個(ge) 涉及到了多種複雜物理現象的過程,涉及到了較多的關(guan) 鍵物理參數,其中成核溫度和塌陷溫度是受關(guan) 注的兩(liang) 個(ge) 參數。但是這兩(liang) 者之間的關(guan) 係大家卻並不清楚。凍幹工藝專(zhuan) 家康瑜老師在他的關(guan) 於(yu) 凍幹常見問題問答集錦中給出了如下的描述。
成核溫度和塌陷溫度、玻璃態轉變溫度這些參數,沒有任何關(guan) 係。
然而,筆者認為(wei) 康瑜老師的這一說法是值得商榷的。不管是從(cong) 理論分析還是實驗結果來看。成核溫度對於(yu) 塌陷溫度有著較大的影響。
2成核溫度與(yu) 塌陷溫度的定義(yi)
在討論這一問題之前,我們(men) 首先需要明確成核溫度和塌陷溫度的定義(yi) 。成核溫度、塌陷溫度分別屬於(yu) 凍結階段和升華幹燥階段的兩(liang) 個(ge) 參數。成核溫度通常是指溶液中第一次出現冰晶的溫度。成核溫度常常與(yu) 過冷度一起出現,過冷度是指理論成核溫度與(yu) 實際成核溫度之間的差值。成核溫度/過冷度與(yu) 冰晶大小緊密相關(guan) 。一般來說,成核溫度越低/過冷度越大,冰晶就越細小。
冰晶尺寸也是凍幹過程中大家較為(wei) 關(guan) 注的參數,因為(wei) 冰晶將凍幹過程的兩(liang) 個(ge) 子階段:凍結階段和升華幹燥階段聯係起來了,冰晶在凍結階段中形成,冰晶的生長是一個(ge) 複雜的物理過程,對冰晶生長特性的研究有利於(yu) 我們(men) 更深入地了解凍結階段,從(cong) 而優(you) 化凍幹工藝。我們(men) 將在後續對這一問題進行進一步的介紹和分析。
在凍結階段結束時,冰晶與(yu) 溶質間隔分布開來,在升華幹燥階段,冰晶在高真空度下發生升華,留下孔隙。孔隙的大小與(yu) 冰晶的大小接近,在理論分析中,通常認為(wei) 兩(liang) 者尺寸一致。這也就是說,冰晶越大,冰晶升華後留下的孔隙也就越大,後續升華氣體(ti) 的傳(chuan) 質阻力也就越小,升華過程幹燥效率也就越快。此外,目前有文獻[1]研究結果表明,冰晶的大小還將影響升華幹燥階段的熱量傳(chuan) 遞。
塌陷溫度有時候也被稱為(wei) 崩解溫度。在升華幹燥階段,隨著幹燥過程的進行,產(chan) 品中會(hui) 出現幹燥區和凍結區,在正常情況下,幹燥區的物料結構應該是疏鬆多孔的,並且保持穩定,以便升華形成的水蒸氣順利通過。但是當幹燥條件設置不恰當時,如擱板溫度設置過高,已幹燥的產(chan) 品會(hui) 失去剛性,而表現出一定的粘性,甚至發生類似塌方之類的崩解現象,使得幹燥產(chan) 品失去疏鬆多孔的結構,堵塞了水蒸氣溢出的通道,妨礙了升華幹燥階段的進行,於(yu) 是升華速率變慢,由擱板供給凍結區的熱量剩餘(yu) ,導致凍結區溫度上升,當凍結區溫度上升到共晶點溫度之上,產(chan) 品內(nei) 部將出現融化和發泡現象,致使凍幹失敗,此時的溫度便稱為(wei) 塌陷/崩解溫度。
3成核溫度與(yu) 塌陷溫度的關(guan) 係
3.1 理論分析
在明確上述前沿概念之後,我們(men) 就能更方便地探究兩(liang) 個(ge) 關(guan) 鍵參數之間的關(guan) 係。乍看起來,成核溫度一個(ge) 發生在凍結階段,而另一個(ge) 發生在升華幹燥階段。兩(liang) 者出現的時間不一樣,似乎沒什麽(me) 聯係。然而這一想法並不那麽(me) 經得起推敲。
正如前文所講的,成核溫度會(hui) 影響冰晶粒徑,而冰晶粒徑會(hui) 影響升華幹燥階段特性。包括水蒸氣濃度分布、溫度分布等。從(cong) 現有的模擬結果來看,水蒸氣濃度會(hui) 影響溫度分布。這主要是由兩(liang) 方麵原因,一方麵,水蒸氣的流速不同,流動產(chan) 生的換熱效果也不同。但是考慮到升華幹燥階段是在高真空度環境下進行的,氣體(ti) 對流換熱效果很弱,這一方麵的影響可以忽略。在另一方麵,升華界麵的溫度並不是一個(ge) 恒定的值,在通常情況下,我們(men) 認為(wei) 升華界麵處於(yu) 熱力平衡狀態,即升華界麵的冰晶表麵飽和蒸氣壓與(yu) 升華界麵附近的水蒸氣壓強一致,而水蒸氣壓強又是與(yu) 水蒸氣濃度相關(guan) 。
正如前文所述,當增加冰晶粒徑時,傳(chuan) 質阻力減小,升華界麵附近的水蒸氣能更快地被轉移走,相應的水蒸氣壓強降低,而升華界麵的飽和蒸汽壓也降低,升華界麵溫度也降低,因此物料不同位置的溫度也不同。當擱板溫度相同時,物料內(nei) 部的溫度分布也並不相同。
看到這,有讀者可能會(hui) 問,從(cong) 上麵的討論隻能看出,冰晶粒徑,或者說成核溫度會(hui) 影響內(nei) 部溫度分布,並不能說明會(hui) 影響塌陷溫度?因為(wei) 塌陷溫度應該是物料的一個(ge) 自身屬性,理論上來說並不受到操作條件的影響。要回答這一問題,就需要了解塌陷溫度的測量方式。目前塌陷溫度的主流測量方式是凍幹顯微鏡。凍幹顯微鏡是一種可以在較小尺度上觀察物料在不同溫度區間內(nei) 變化特性的一種設備。當顯微鏡視野中觀察到物料塌陷後,即記錄此時的溫度為(wei) 塌陷溫度。
但是這種方法的問題在於(yu) ,由於(yu) 凍幹顯微鏡尺寸小,能觀察的樣品小,而且設備需要兼顧抽真空和控溫兩(liang) 種功能,在樣品中並沒有放置溫度探頭,主要是以樣品台下溫度探頭測量的值為(wei) 準。這就導致測量的值與(yu) 真實的值出現偏差,而且從(cong) 上麵的討論可以看出,不同成核溫度下,即使在相同的擱板溫度下,物料發生塌陷對應的真實溫度仍然會(hui) 不一致。從(cong) 這個(ge) 角度而言,成核溫度會(hui) 影響塌陷溫度。
3.2 實驗證明
在上麵,我們(men) 開展了理論分析,說明了成核溫度與(yu) 塌陷溫度的關(guan) 聯。而上海理工大學的胥義(yi) 課題組也開展了實驗,測量了不同凍結速率下的塌陷溫度,考慮到不同凍結速率下,成核溫度存在差異,冰晶尺寸也各不相同,因此下圖也可以認為(wei) 是成核溫度/冰晶粒徑對於(yu) 塌陷溫度的影響。下圖縱坐標是拍攝到的圖片的麵積變化率,當其達到較大值時,即認為(wei) 發生了塌陷。從(cong) 上圖可以看出,不同成核溫度對應的塌陷溫度存在明顯差別,這也從(cong) 實驗角度有力地佐證了我們(men) 前文的理論分析。
圖1冷卻速率(冰晶粒徑/成核溫度)對塌陷溫度的影響規律[2]
4 小結
本文從(cong) 理論分析和實驗研究的兩(liang) 個(ge) 角度探究了成核溫度和塌陷溫度之間的關(guan) 係,指出這兩(liang) 者並不是像大家之前認為(wei) 的毫無關(guan) 係,而是存在一定的關(guan) 聯,這提醒我們(men) 在優(you) 化凍幹工藝時更應該從(cong) 全局出發,而不隻是僅(jin) 僅(jin) 局限於(yu) 某一個(ge) 子階段。
注:凍幹有時候也會(hui) 涉及到有機溶劑,但為(wei) 了方便描述,本文采用水溶劑的情況進行說明,得到的結論仍然具有普適性。
參考文獻:
[1]Luo C, Liu Z, Mi S, et al. Quantitative investigation on the effects of ice crystal size on freeze-drying: The primary drying step[J]. Drying Technology, 2022, 40(2): 446-458.
[2]Niu W, Zhan T, Cui Y, et al. Acquisition of collapse temperature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during freeze-drying of placental decellularized matrix in freeze-drying microscopy based on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s[J]. Drying Technology, 2022, 40(15): 3072-3083.